长白山党工委部署2017年六大重点工作 头条-长白山站 周柏航 230107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白山站 > 头条

保护样板发展头雁旅游旗帜管理标杆

长白山党工委部署2017年六大重点工作

2017-01-09 | 来源: 长白山政务网

  记者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17年全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7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7亿元,同比增长9%。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3.9亿元,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22%。全区旅游总人数实现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5%以上;旅游总收入实现39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长白山景区旅游人数实现2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景区收入实现7亿元,同比增长20%。

  长白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子联在会上提出了全年工作总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构建立体通达体系,提升文化品牌内涵,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继往开来,实干争先,努力将长白山建设成为全省的保护样板、发展头雁、旅游旗帜和管理标杆,向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不断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上承十一年发展积淀,下启新的国际化征程。2017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精准研判施策,补齐发展短板,举全区之力做好六方面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在保护区内,启动生态本底调查,对“大长白山”区域生态资源状况、自然生态过程进行系统调查,建立生态本底资源数据库;加强瞭望塔、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管护用房等设施建设,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实验室项目,做到全区巡护覆盖面达到85%以上,确保长白山保护区连续5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在景区和城区,实施“三江源”生态防护工程,实施北景区主峰段西侧塌方、西景区登山栈道两侧水土流失整治工程,加强南景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综合治理和安全防护;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实施长白山冰雪、温泉等特色资源评估鉴证和科研攻关,实施菌类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等项目;加大城市生态治理,实施长白山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超额完成省下达城市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淘汰任务。建成区内全部取缔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5%以上。

  ——加快旅游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业态产品。

  2017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比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标准对三个景区开展普查,着力补齐产业转型短板,突破旅游业态单一、四季旅游不均衡两大难题,培育更多留住游客、拉动消费的产品业态。

  重点发展“白色经济”。实现白雪变白银,整体包装赏雪、戏雪、听雪、滑雪、泡温泉、品民俗业态,实施“白河雪乡”、“雪山露天温泉度假酒店”项目。丰富产品业态层次。完善森林体验、休闲养生等产品业态,突出发展“绿色旅游”。整合串联东北抗联等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结合现代养老服务需求,着力发展“银色经济”。盯住国家关于发展体育旅游、实现“五个100”目标等政策导向,加快发展“运动旅游”。依托长白山投资控股集团搭建优质资源和旅游项目整合平台,联合相关地区建立旅游合作发展联盟,推进旅游与文化、特色加工、矿泉水等产业互动发展,推动“旅游+”融合发展。

  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制定《旅游服务诚信管理办法》,发布旅游经营“红黑榜”。实行“旅游警察”综合监管。依托长白山建设集团建立大数据“智慧云游”平台,提升星级管理服务水平,塑造“诚信好客长白山”良好形象。

  ——构建立体通达体系,着力实施重大交通工程。

  畅通对外通道。2017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启动长白山机场扩建项目,打造通达国内外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的国际空港;全力推动敦化至白河高铁客运专线2017年上半年开工,积极推动沈阳至白河高铁客运段专线建设;开工建设长延高速龙蒲段松江至长白山联络线,完成联通鹤大高速的二露线“大二级”改扩建工程;实施长白山旅游轨道示范线池北区段项目,实施景点步行栈道环线更新项目,论证景区索道交通项目,打通景区交通“微循环”。

  完善体系建设。在逐步畅通对外通道的同时,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还将逐步完善全区旅游公共交通组织体系,并结合我省实施长吉图板块开发开放战略导向,谋划未来几年“大长白山”交通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努力打造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通达体系。

  ——提升文化内涵品牌,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支撑。

  一是扩大长白山文化品牌。精心策划“神山圣水”、“三江流域”主题文化溯源过程,深入提炼长白山文化的核心要义、内涵灵魂和表现形式。集中力量办好1—2个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标志性活动。

  二是打造文化产业链条。编制完成《长白山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实施宝马古城文化旅游风景区、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韩亚现代培训中心、长白山神韵大剧院项目。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采取市场化手段支持开展民间艺术交流活动。建设群众艺术馆,打造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四是着力加强宣传推广。发行《长白山报》。精选长白山主题广告,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海外媒体以及新兴媒体集中宣传长白山生态环境、旅游产品和文化品牌,达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传播效应。

  ——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名镇。

  2017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景区标准打造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名镇。

  在城市建设方面,池北区重点实施高铁森林公园、长白水镇、十八坊产业园、山丹小区棚户区改造以及停车场等项目;池西区重点实施城市森林公园、半岛小镇、红松溪谷以及滨河大路、锦江大街等市政道路项目;池南区重点实施红柳漫江风情小镇、“紫玉漫江湾”项目。

  在城市管理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组织作用,加强信息技术覆盖应用,搭建“智慧城管”平台,严格规范标准,注重精细管理,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好“T20”世界旅游名镇联盟机制作用,宣传展示长白山集生态内涵、文化特色、旅游业态于一体的世界旅游名镇品牌形象。

  ——精心办好民生实事,着力加强富民安民保障。

  精心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达到550元,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达到3900元;新增就业人员2000人,建设长白山青年创业园暨众创空间;实施池北区供水系统新老管线并网改造、供热系统改扩建、池南区集中供热续建工程。建设二道白河镇美人松廊桥公园、池西区文化艺术广场;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4个,建设回迁安置房22.3万平方米、2815套,力争完成4000套;完善“长白山大学城”建设。完善北师大长白山实验中学、长白山二高中、池北二小校园配套设施,新建池北三小运动场;积极推进长白山中心医院升级为二甲医院。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新建长白山滑冰馆、全民健身体育场,推动全区中小学生全员上冰雪;新建标准化社保医保群众服务大厅。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老龄人群“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完善城区重要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公安“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实施“互联网+政务”工程,建设三区和环山全光缆传输干线。开通12319便民服务热线。

  大力实施富民工程。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引导性资金,扶持各类特色经营业态和小微企业发展。启动池西区“美丽乡村”南山民俗文化旅游区项目,巩固发展成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保持好连续三年安全生产绩效全省排名第一的平稳态势。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群体性事件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健全“三道防线”边境管控体系,确保长白山边疆和谐稳固。

责任编辑: 周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