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长白山,不仅是守护生态安全的“国之大者”,亦是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高地。
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忠实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实施“12510”发展战略,创新构建“长白山号动车组”高效能运行机制,锚定“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总目标,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牵引带动作用,开启了“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8%,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截至8月31日,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67.25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全域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澎湃动能扑面而来。
成绩的背后,是长白山党工委谋篇布局、靶向发力的精准引领,是全区各级党组织担当作为、协同攻坚的坚实支撑,更是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务实笃行的拼搏奉献。长白山党工委组织部在党工委的有力领导下,统筹打好组织、干部、编制、人才“组合拳”,充分激励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创新突破、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批先锋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为底色,在改革发展一线书写着作风硬、勇担当、善作为的时代答卷,为长白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以作风之变破发展之局:从“起死回生”到“稳中求进”的效能跃升
作风建设,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作风转变的“关键一招”,落在闲置资产盘活的“破冰行动”和重点项目的“落地生根”中。
祚荣府、长白山书院等项目,曾因种种原因闲置近十年,荒草萋萋、大门紧闭,不仅是区域发展版图上的“旧伤疤”,更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面对难题,长白山集团公司主动扛起盘活重任,以“钉钉子”精神攻坚突破。公司组建专项工作专班,成立临时党支部,将资金缺口、手续断层等难题逐一拆解,通过破产重组推动祚荣府“华丽转身”为“恩都里休闲度假商旅社区”。这一转变,不仅填补了区域高端文旅产品的空白,更让“沉寂”的资产变为“沉浸”的体验,推动旅游业态“活”起来、“火”起来。长白山管委会经济发展局主动靠前服务,以扩大项目增量为目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动态监测项目进展,既守住了国有资产的“基本盘”,更让区域资产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这种“变废为宝”的魄力、“项目攻坚”的勇气,折射出党员干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印证了“作风强则项目兴”的硬道理,更让发展信心愈发坚定、创业士气持续高涨。
以生态之美铸发展之魂:从“生态保护”到“文旅提质”的价值彰显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是长白山“热出圈”的核心密码。在这里,智慧监测守护林海葱茏,特色业态吸引游客驻足,生态之美滋养旅游活力,旅游发展反哺生态保护,二者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以“守林人”的赤诚守护生态本底。中心组建无人机巡航队伍,常态化开展野外拍摄与实时大数据测算,织就“技防+物防+人防”的立体保护闭环,搭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巡护队员不畏严寒、无惧酷暑,用脚步丈量林海,用实干诠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坚守,让“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长白山股份公司则深挖生态与旅游的融合价值,以“长白山不只有天池”为突破点,打造雪雕版“云顶天宫”“青铜门”呼应游客期待,布局雪绒花、云顶市集等热门业态点缀全域,为长白山筑牢旅游“增长极”。同时,完善百余项基础设施,推进景区城区“零距离”换乘,推出旅游管家“一站式”酒店服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长白山生态之美、人文之韵。
从生态保护“再提档”到旅游产业“再提质”,每一项举措都紧扣“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让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人人担当、事事落实”的生动局面。
以履职之实稳发展之基:从“维稳护航”到“执法为民”的角色转变
安全是发展的底线,稳定是前行的基石。在长白山,总有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扎根一线,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稳,让安全与温暖处处可感。
长白山公安局锚定“建设最安全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以党建为魂夯实队伍根基,将老传统的坚守、新观念的突破与高科技的赋能紧密结合。旅游旺季时,干警们晨迎朝阳,在人流密集的入口处耐心疏导秩序;夜伴星光,坚守在热门景点周边,直至最后一批游客安全离开,守护游客平安。长白山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则将奉献洒在交通一线。队员们顶烈日、冒严寒、战风雨,节假日里放弃阖家团圆,坚守在高铁站、集散地等车流密集的关键点位。他们既坚持“严执法”,高标准开展“打非治违”行动,肃清交通乱象,让道路秩序井然;又注重“暖服务”,推行“说理式”柔性执法,及时解答游客疑问,把管理化作贴心服务。
这种“把游客当家人,把服务当事业”的真挚情怀,让“作风建设在路上”的誓言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体验。
以实干之为蓄发展之能:从“财政赋能”到“人才助力”的硬核支撑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在长白山的发展进程中,总有一批党员干部以实干啃下硬骨头,用精准服务破解需求痛点,为区域发展稳住底盘、提供保障、积蓄动能。
长白山管委会财政局以“防风险+强监管+优绩效”管理体系为抓手,强化预算监管,积极化解债务,带头“过紧日子”,牢牢扛起发展“压舱石”的责任。在财政支出上,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主动压降棚改贷款利率,牵头破解文创园资金难题,在民生与发展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让每一分钱都用在群众心坎上、发展关键处。长白山人才公司聚焦用工管理和人才招聘规范化、集约化、精准化创新发力,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10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656名编外人员的接收管理和招录派遣工作,有效解决文旅企业“招工难、不稳定”、域内专业技术人才“引育”渠道单一等难题。采取产权置换、作价入股的方式,有效盘活闲置4年房产资源,在财政零投入情况下,建设长白山人才公寓148套,打造“寓见长白”服务品牌。一个仅有8人且以9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用“钉钉子”的韧劲、“闯新路”的魄力书写了“以小博大”的实干传奇。
他们坚持以组织效能为“引擎”、以作风转变为“燃料”,用实践证明,唯有心中装实干、手中握担当,才能汇聚成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洪流。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长白山党工委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先锋为榜样,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挑重担、啃硬骨,争当改革发展的“干将”、攻坚克难的“先锋”,在加快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谱写新篇章。
吉刻新闻记者 王恩龙 郑涵予
来源:长白山党工委组织部